方料斋里,朱老板正一张纸一张纸检查账目。近来生意忽然兴隆,方料斋里的活计越来越多,积欠的货款也越来越多,实在是喜忧参半。朱老板扶了扶眼镜,叹了口气,心想自己这些年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家业,如今落到这般田地,实在叫人牵肠挂肚。

正在他为生意无限扩大而发愁时,打铁铺里的张师傅敲门进来了。张师傅近年来生意也火得紧,每天帮乡里的富户打铁打到半夜,穿上背心就来了。他笑嘻嘻地对朱老板说:“老板,我这些天忙着打铁,顾不上来还您的钱,你可别催我呀!”朱老板也忙着应酬新老客户,哪有空理会他,只得打发他走:“你忙你的去,欠款的事儿以后再说!”方料斋的生意越来越红火,朱老板却越来越发愁。那些富户们向来爱面子,买什么都要最贵的,账单一张张开,积欠的钱却一分一分追不回来。要真是催要一催,生意又做不下去了。朱老板整日里怀着一肚子气,却没地方发泄。那些富户们还到处吹嘘自己在方料斋买了多少好东西,仿佛这些钱都是老板送给他们的。

一日,朱老板终于按捺不住,冲到打铁铺找张师傅算账去了。谁知张师傅正和乡里几个有钱人喝酒彻夜未归,师傅的妻子开门见了朱老板,吓得脸色煞白,支支吾吾地说师傅还没回来。朱老板气不打一出来,在打铁铺里翻箱倒柜,发现张师傅收取的钱财竟然压箱底几筐几筐的……

朱老板一肚子火气,立刻找到张师傅要账。谁知张师傅酒醉未醒,眼皮子都抬不起,只偶尔喃喃几句“老板您宽容宽容,欠您的钱我肯定还”。朱老板一听这话更是火上浇油,一拳头就朝张师傅脸上揍去。张师傅连忙醒过酒来,跪地求饶。朱老板这几年压抑的气息终于发泄出来,拳脚并用把张师傅打个半死。

事后,朱老板二话不说把张师傅告上公堂。法官是打铁铺的老主顾,平日里光顾着张师傅的酒席,哪里会为难张师傅。挑了几个毛病,说朱老板打人太重,判他个违法罚款便算完了。朱老板气急败坏,回家后闷了好几天酒。方料斋的生意却更红火,那些富户们仗着张师傅的关系,不但不还钱,还要求朱老板送货上门。

朱老板酒醒后觉得天下太不公平,自己辛辛苦苦一生都白费。正愁着,一个出生入死的忠诚老员工劝他:“老板,世道如此,实在看不得您白白气馁。要我说,您何必拘泥于那点生意,不如收拾了家当离开此地,到别处重头开始!”朱老板一听,如梦初醒,立刻决定收拾行装,离开这个让自己气成病人的乡里。离乡那天,方料斋里锁了门,只留下一张告示:顾客们的账欠太多,实在追不回,朱老板只能认倒霉,各位顾客可以不用还钱了。

朱老板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,重开了一家小店铺。这次他学聪明了,让员工把欠账的富户拉到黑名单,一律不卖给他们。生意虽然不算太兴隆,但欠账不还的却少了许多。朱老板日子过得平稳,虽然时常会想起老家的那些无赖富户,可他再也不必为他们发愁了。

一年后的某日,朱老板闻讯老家发生水灾,许多人家被冲垮,正过着流离失所的日子。朱老板本来打算捐些钱财过去帮助,但一想到这么多年来自己受的气,又决定不会再和老家的人有任何牵扯。当晚,朱老板做了个梦,梦见自己变成一个铁公鸡,被老家的人拿来敲打一样,敲得七零八落,却醒来后没了一点伤痛。他恍然大悟,这些年来的愤怒和不公,终于可以放下了。第二天,朱老板将几个月的积蓄都捐赠给救灾的组织,意气轻松地给老家寄去一封信,上面只有一句话:“水课艰难,捐此济赋。”

 <p style="color: #FF0000;">未经作者授权,禁止转载</p>
更新于 阅读次数